400-8945244

bg大游

文化营销案例十篇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极广、种类繁多,是我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活的载体,对传承历史文化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如今,社会、政府和企业汲取经验,不断学习体验营销等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街区保护中。尽管如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仍存在不足。笔者以上海新天地、福州三坊七巷和天津五大道三个典型文化街区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街区体验营销的成功要素,为其他历史街区的开发提供参考。

  按照目前我国通行的定义,“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将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未来发展远景确定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借此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主动营销地区特色,更有效率的满足于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Philip Kotler)。目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基于地域和文化特色主要运用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商业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策略聚拢人气,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徐永志,2013)。其中,能否提供为众人所期盼的历史氛围是其能否真正实现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价值的关键。

  体验营销从目标顾客的心理需求出发,创造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环境氛围,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游览,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笔者基于体验营销视角对我国上海新天地、福州三坊七巷、天津五大道这三个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总结各历史街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发现其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是文化的载体以及人文精神的传承媒介。上海新天地坐落于城市核心区,它采用旧建筑搭配新商业的模式,将现代时尚的海派文化与古朴文雅的历史文化结合,打造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休闲文化娱乐中心。福州三坊七巷呈棋盘状分布,街巷四通八达,具有江南民居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闽中建筑的地方特色,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坊巷格局建筑,堪称中国城坊建筑的活化石。天津五大道处于天津市黄金地段,原为英国租界,因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其大多建筑兼顾西洋风格与东方韵味之美,具有极大的建筑研究价值与文化研究价值。

  产品作为营销的基础,产品开发的重点即产品体验价值的开发,旨在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不同的认知感受。上海新天地首先以上海发达经济的环境背景和里弄文化作为卖点吸引游客,将其发展成为高档次的商业步行街;三坊七巷是福州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这里不仅保存了极具风土人情的福州古代民居,还沉淀了诸多历史名人故事,兼具历史、文化及艺术三大价值,其设立的网上展馆、特色商铺等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推广。

  传播推广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所长。最基础的就是通过报纸、电视等旧媒体及微信、博客等新媒体进行营销推广,而五大道对于新型网络媒体的运用还略有不足之处,受众群体少,传播范围小,难以引起网络话题成为五大道网络宣传的难点;最重要的方式是文化营销,如福州三坊七巷就分类整理了三坊七巷的家族伟业、爱情故事等文化资源,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的目光,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三坊七巷,形成品牌情感,实现三坊七巷的口碑传播。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规模较大,独立性突出,可以与所在城市品牌捆绑。例如将城市形象元素加入到历史文化街区品牌塑造的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在开发初期由政府出面招商,引入投资方进行街区的商业运作。在此期间,为上海新天地注入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使其成为了适合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休闲娱乐中心。反观位于天津的五大道,其文化遗产、建筑形式等大多蕴含了我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记忆。但目前,五大道被人所熟知的主要是其多元的建筑艺术。对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多元建筑艺术的形象品牌辨识度较低,难以吸引追求特色和个性化的相关群体。

  比较研究当今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可以看出不少街区采取了改造老建筑,引入新商家的模式。模式本身并无好坏,但不少地区保护理念存在偏差,拆除了原有历史建筑,改建仿造建筑,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在不断发展中丢失了其本真色彩。因此相关部门在注重其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文化传承,保留原始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要结合其历史发展脉络与其所处的背景环境,进行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具体的目标群众。比如新天地利用地理之便,定位高端商业街区,成为注重生活品质的小资阶层频频光顾的对象。因此精准定位是建立并提升品牌形象的前提和重心。

  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不仅是其本身的改造,还有围绕街区进行的传播推广。善于利用各类媒介推广能为历史文化街区缔造文化品牌,吸引外来资金和聚拢人气。街区管理是长期的过程,发展模式应当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积极应对各种问题。

  [1]谢薇薇,夏季.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之研讨[J].福州工程学院学报,2015(06)

  [2]菲利普・科特著.地方营销[M].翁瑾,张惠俊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我院前身为部级重点中专,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始建于1997年,有着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一直受到企业的好评。该专业实施“一个导向、两个注重、三个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重点突出“知识够用、技能管用、就业能用”的办学理念。锐意改革教学体系,推行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案例化、实践化。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创新特色、虚实结合的实践性系统平台。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营销理论,学会开展营销实践活动。“一个导向”就是以行动为导向,它包含两层含义: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行动;通过专业技能活动操作,达到提高职业素质的学习目标。营销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职业能力构建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运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单一技能的熟练,已经不符合面向未来的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在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从八个方面展开,即市场营销模拟实践教学模式、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营销管理与策划实践教学模式、现代营销方法与技术应用教学模式、市场开拓实践教学模式、推销谈判实践教学模式、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模式。即八个实践教学模块。

  为了加强面对职业岗位的教学建设,彰显中职教育特色,使我们培养的营销人才一专多能,真正实现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的平稳过渡。市场营销教学团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沟通形式,成立了市场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广泛征询行业专家建议,经过反复论证,结合学校、社会与企业的师资与资源情况,确定了十三门专业课程具体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技能构成,设计出各课程职业技能训练模块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组织运作实施。这十三门课分别是:市场营销、金融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原理、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基础会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概论)、证券投资、经济学原理、广告理论与实务、消费心理学。每一门课独立形成课程模块。

  模拟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客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老师事先设计好模拟项目的背景资料,由各小组分别进行准备,并参加模拟实践活动,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判小组进行评定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推销理论与技巧》时,可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别和推销环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推销”,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消费者,有的扮演推销员,其他的扮演公众。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推销产品,由大家评论推销员的推销技巧,让扮演消费者的学生谈谈顾客心理,让扮演推销员的学生分析怎样揣摩顾客心态。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结合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给予综合打分。

  模块化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灌输式”即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大量采纳案例教学,突出“参与教学、案例教学、动手演示教学”等多种教法。通过穿插大量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加大了高职学生自学、分析、讨论的比重,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强化了“三个能力培养”――掌握知识、技能的专业能力,学会学习和工作的方法能力以及学会共处、沟通、做事的社会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案例,以文本形式提供给学生,供学生学习和分析的教学方法。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必备工具,没有科学、合理的案例,案例教学法也难以取得成效。为此,我们专门组织老师编写了市场营销学实训集,建立了案例库,形成文本放置于校园网上。并要求教师要对原有案例进行跟踪调查,不断更新和修正案例。

  调研性案例是为配合某部分理论知识的运用而进行实地调研所得的实际案例文化营销案例十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课程进度,通过有目的的实地调查,取得所需要的资料,并整理成案例;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找出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最后,根据讨论所得出的结论,写出调查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

  实践证明,调研性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观察和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教学两个模块化教学是我们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对营销教学过程的再造,从专业教学实际中来具有营销教学规律的一般性又有学院教学实际的特殊性,本文的分享仅供从事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同行的参考。

  [1]张臻.市场营销课模块化教学初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

  [2]杨林,熊珍琴,杨永俊.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转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3.

  未来,不仅仅是时间意义上,也是空间意义的,在不同地域、不用领域,未来以不同面貌呈现。尽管我们处于“局域网”之中,互联网却是我们和世界发展水平最接近的行业,我们正面对着同一个未来。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创新,都使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移动互联网也带来了营销的进化。但在同一个移动浪潮之下,不同行业的营销变化不一,甚至同一营销链条不同节点也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WMMS 2016全球移动营销峰会,5月25日-26日将于上海开启,聚焦用户-媒介-内容-技术-品牌这些营销重要节点,横向细究每个环节,纵向统览整个产业,峰会将联合80+支持机构和媒体机构,邀请70+演讲嘉宾,吸引2200+行业精英参与,共赴一场移动营销生态进化论。

  WMMS是专注于移动互联网营销领域的国际会议,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提供前沿视角和创新思考,为媒体、营销服务商、广告商、品牌广告主等搭建交流平台及展示营销最新解决方案,最新锐的创意公司在这里被发现,最前沿的营销产品在这里展示,最犀利的案例在这里脱颖,WMMS致力于成为移动营销行业发声平台,打造营销界的“CES”。

  16年WMMS为期两天的议程,将开设七场分论坛,分别为【移动新媒体营销】、【大数据营销】、【程序化营销】、【内容营销】、【营销技术创新】、【社会化营销】、【移动电商】,激辨当下最热议题,探讨最具潜力领域。媒介遍在化、用户时间碎片化的移动领域,无数APP兴起,每一个APP都基于自身平台特点衍生营销解决方案,媒介作为营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未如此复杂迷人;每一次营销都有50%预算被浪费,精准依旧是痛点,当大数据读懂每一个人,精准从未如此之近;移动互联网带来自媒体元年,内容复兴、社群盛行,营销和口碑从未如此之紧密。在纷繁复杂的营销环境下,品牌主为何?每一个议题,我们都力邀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营销领袖,以全新视野、核心产品、实战案例,为你一一解析。

  本届WMMS将开创营销论坛+案例大赏的峰会模式,同期推出第一届“金梧奖移动营销大赏”,在每一项议题激辨之后,分享最具创新和影响力移动营销案例,力争在日程设置上推陈出新:你可以和广告主探讨如何在数字营销中转型,探秘现象级刷屏H5背后的故事,见证操盘手复盘一个个经典实战案例。

  第一届“金梧奖”设置移动社会化营销、原生营销、技术创意营销、移动电商营销等十大营销奖项,由品牌主、媒体、创意公司营销领袖和权威人士组成豪华评委团,历时五个多月案例征集、评审,发现并表彰移动营销领域最具创意的案例,打造移动营销行业风向标。全场大奖将于峰会现场进行提案PK,由现场评审投票决定,共同见证年度案例诞生。

  本届WMMS也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包括腾讯、百度、点媒、互动大师、TalkingData、讯飞移动、iClick等合作伙伴赞助支持,成功营销、广告主、数英网、RTBChina、钛媒体、网赢天下网、速途网、21世纪营销、微媒体联盟等行业媒体报道支持。

  科学是建立在逻辑和实证基础上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人们学习和理解周围事物的程序,研究方法作为加工、制造知识的一整套程序,在各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归纳式与演绎式推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抽象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4种基本辩证关系,这4种主要而又相互关联的区别形成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是营销学中两种较为常用的广义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采用通则式解释,通过定量分析和演绎推理,从普遍的或抽象的概念开始,进行抽象的理论建构,并向具体的事实推论。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实证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或统计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被研究对象的演变规律,或相应的结论与理论。案例研究则采用个案式解释,通过定性分析和归纳推理,从观察一系列不可控的个人或自然发生事件开始,进行应用理论建构。案例研究是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且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的研究。

  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与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问题相符合,营销学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直接研究对象既包括人,也有独立于研究者之外客观事物。同时作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学科,营销学的研究问题具有实践活动多样性的特点。但在中国的营销学术研究领域,受启蒙主义理性至上、科学至上的影响,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营销学研究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中国营销学术界以“实证研究”为主导的学术研究方法,虽使国内营销学研究日益严谨化、科学化,但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问题,章句训诂代替了对现实问题的探讨,营销学研究日益脱离中国企业实践。中国营销学研究迫切需要明确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的区别、联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力图在阐明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区别的基础上,明确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在营销学学中的适用范围及二者关系。在文章结构上,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外营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指明了中国营销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其次从研究设计五要素出发,分析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第三,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图形化的方式阐释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在营销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指出中国营销学片面强调实证研究所导致的诸多问题。最后在明晰两种研究方法的相互关系后,本文倡导将案例研究方法引入中国营销学研究,从而实现中国营销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解决片面强调实证研究方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以期对中国的营销学学术研究有所贡献。

  受启蒙主义以来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科学至上的思潮影响,西方营销学研究一直追随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早期西方营销学研究具有强烈的实证研究偏好,特别注重对数据的定量分析,强调在一切尽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定量、演绎推理的实证研究方法。这种实证研究偏好集中体现在,在研究方法上普遍提倡定量,强调“客观”,宁可使用大量的间接变量去测量行为,也不考虑直接评价可观察到的现象。西方营销学研究固有的、深厚的定量、演绎推理的实证研究根基,直到今天依然未获动摇。

  由于实证研究方法对研究背景和变量数量限制要求较高,在很多研究者无法有效控制研究对象或是研究对象为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实证研究日渐变得力不从心,美国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kerly于1979年出版特别专刊,探讨案例研究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以Yin和Eisenhardt等学者的文章和著作发表为标志,案例研究方法作为管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定性、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逐步成熟和完善,在过去的25年中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的管理学文献获得了显著的增长。

  在营销学领域,以Bonoma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同样对片面强调实证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日益不满,提出营销学需要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研究方法的知识增长机制,处理那些具有较差理论基础或复杂观察任务的营销学现象。案例研究方法因为其本身所固有的灵活性,非常适合研究营销学中复杂、动态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营销学研究中很有前景的研究方法之一。随着案例研究方法的日臻成熟和完善,案例研究方法逐步为西方营销学研究者所接纳,特别是在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工业品营销研究领域,通过定性的案例研究构建理论逐步成为主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对于市场营销学构建理论的价值,为工业品营销领域的IMM(Industrial MarketingManagement),JBIM(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Marketing),JBBM(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Marketing)3个主流营销学期刊所认同,RebeccaPiekkari等对1971年至2006年发表在IMM期刊的文章进行分析,指出采用定性研究特别的文章在IMM期刊中的比例均有明显上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文章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的比率已经从1997年的9.4%上升到2006年的26.3%,在JBIM期刊中的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文章的比例显著上升至2006年的42.8%,案例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外营销学研究中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法。

  但令人失望的是,翻遍了大大小小的书店,竟然一本系统研究传媒营销的书籍都没有。虽然最终为其做的营销推广方案得到了肯定,但仍觉得没有系统研究这方面的书籍而特别的遗憾。今年三月,笔者在某书店无意中发现了《媒介营销案例分析》一书,大有释怀的畅快。虽然此书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通读之后总还是觉得书中多了资料的堆砌,少了案例分析,更缺乏营销的执行。

  该书作者所提供的传媒案例基本上代表了国内诸多比较成功媒体营销的案例,比较典型。譬如CCTV每年的招标会无疑是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招标会上最惊心动魄的无疑是价格的角逐。有人竟然戏称CCTV的广告定价是中国经济晴雨表,比沪深指数还灵验。各知名厂商在招标会上的此消彼张的角度来说,此言不虚。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中国媒体广告市场化操作的一个标杆。从标王时代到分时段的产品细分时代,从“坐商”变“行商”的积极营销,反映了央视市场意识逐步觉醒的轨迹。作者从分段定价、缩短周期定价、分类定价等角度对CCTV的价格策略进行了剖析。

  案例不追求大而全,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寻求单点或者说是单面的突破,并没有陷入传媒营销案例的误区之中。比如说最大报业之一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作者在书中对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了分析,抓住了这几家媒体最具有特色的营销部分。《南方周末》以其渠道(Place)策略成功为亮点、《南方都市报》以其独特的事件行销为特点、《21世纪经济报道》以其独特的内容(产品)标志。这些特点都是营销这个大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可以说,这些成功案例并不是他们在营销上有多成功,而是它们在追求一种单点的突破。这是该文作者在分析过程中最出彩的部分。

  作为一种研究和探索性的传媒营销书籍,该书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该书的名字叫《传媒营销案例分析》,正如笔者前言,书中仍然缺少按说书名所包含的两个重要的元素:少了案例的味道,缺失营销分析的视角。

  商学院的教学是以案例为主,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为什么偏偏是哈佛呢?只要读过哈佛商学院案例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案例需求单点,以细见长。通读全书,虽然该书标榜案例,但笔者确难以找到案例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以为,有两点需要与作者商榷:一是二手资料的堆积,缺乏长时间对一个案例的追踪,也缺乏深入对一个案例体验;二是案例的写作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各种行文方式,而作者在写案例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说明。这两点导致了该书多少缺一些案例的咀嚼感、品味感。实际上,作为传媒经理人最需要的是对营销细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执行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去。当然,只有能够执行的东西,才可能有价值。

  案例教学法是当前国内外管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为适应教学和研究需要,围绕单个或多个问题对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或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后进行客观书面描述,并分析其得失,以使学习研究者或同行从其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获得教益与启迪,这就是案例教学法。

  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可以使学习者有机会从决策者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通过个人分析以及与他人讨论对案例中的情景进行分析,找出可行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案例教学法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将抽象的概念、理论等具体化、生动化,有助于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是一种极富成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高效手段,而《市场营销》又是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一门课程。因而,教学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这种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也必须推广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克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育的缺陷,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够把市场营销的最新理论和复杂的经济管理事件融为一体,直观、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另外,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站在管理者或执行者的立场分析错综复杂的营销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诊断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实际操作能力。

  营销案例既包括对已解决问题的认识,还包括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讨论,还包括对假象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已解决的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复杂营销问题的分析思路,探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并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以后管理决策的失误。对亟待解决问题的案例讨论仅指明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找出问题的成因或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对假想问题案例的分析仅提供基本背景资料,诱导学生在案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营销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阐明这些应对措施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及效果。以上三类案例教学难度逐步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思考与讨论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应通过介绍、提示、提问、追问、鼓励、点评、建议等多种方法营造轻松又热烈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并发言、辩论等。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自主收集资料,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争论等方式将自己融入真实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发言和撰写报告提高自身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案例资料收集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两个方面,可以全部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首先,教师依据所讲理论与教学目的确定难易程度适当的案例主题与主要范围;然后再收集与案例企业相关的资料;接着需要制作一个实用、美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初级阶段由教师来完成。

  中级阶段教师事先公布案例主题,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案例背景和基本情况,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更好更快地理解问题并参与到思考与讨论中,还可以将自身思考与认识与教师讲解相互印证。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并在课下分组思考与讨论。高级阶段可以由教师公布案例主题,选择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案例资料,掌握营销分析思路和框架,激发学生思维,并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讨论、辩论及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依据所讲授的基本理论选取合适的案例,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基本理论,并且结合案例了解理论的应用技巧。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方式。通常,先由教师公布案例的基本资料,并指出案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然后,提出需要思考与讨论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接着,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到讲台上发言,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不同小组分歧较大,可以组织再讨论或辩论;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也可以给出教师的参考意见。在教学的高级阶段也可以由教师做引导者,由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本组课前准备的案例资料及多媒体课件,介绍问题及解决方案;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包括课件中提出的问题,评价解决方案的优劣,有无更好方案等;接着,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是教师点评。在课堂讨论和发言过程中要尽量淡化学生观点的对错之分,多鼓励、少批评,要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支持学生创新性观点。

  3.课后检验。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结。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课后检验不但能够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的基础理论及分析技能,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课后检验的手段主要是布置作业,可以包括对课堂所讲案例的文字性总结,对课堂讨论问题的文字回答,其他相关案例的分析等。

  讲授完市场营销战略及环境分析之后,选择“宜家家居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战略”作为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营销理论。下面按照案例教学的组织环节具体说明如何组织案例教学。

  1.课前准备。针对“宜家家居”案例教学的时间及对象不同,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可以有不同的要求。营销战略和环境分析一般在营销教材的前几章,对于低年级学生或前几次课程应该由教师承担资料收集和课件制作工作,这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对高年级学生或教学中后期,属于中级阶段。教师向学生公布案例主题,要求学生熟悉案例所涉及到的营销战略、SWOT分析、营销策略、营销环境等基本理论;同时要求学生依据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分成小组,收集资料了解企业背景资料,并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什么是本土化战略”、“如何实施本土化”、“宜家家居在营销方面有哪些特征”、“宜家家居在中国有哪些本土化措施”、“宜家家居如何改进现有营销策略”等。

  也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到西安宜家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教学高级阶段,高年级学生或教学后期可以选择该案例作为期末实践成绩,应该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在案例主题、资料收集、分析框架、核心理论、PPT制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对学生制作的课件给出评价及修改意见。

  2.课堂实施。教学不同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与表现也应该是不同的。初级阶段教师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也可以适当提问;然后通过图片、视频等将宜家的基本信息向学生进行介绍,可以包括公司历史、企业文化、经营范围、产品特色、营销广告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该公司的印象,设想一下案例讲授的核心思想,通过案例教学想要学到什么等;最后,通过教师准备好的PPT向学生展示“什么是本土化”、“为什么要本土化”、“如何本土化”、“案例启示”等核心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适时提问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中级阶段,应该在教师讲授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课前准备的成果。一方面是对宜家家居的了解,实地体验过宜家的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部分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PPT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另一方面是理论联系实际部分,也就是对教师事先布置的问题的回答,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如果不同小组间出现意见分歧可以组织辩论。教师在学生表达意见时应作为倾听者、引导者和点评者,也可以通过教师事先做好的课件展示教师的观点。教师讲解和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可以穿行。高级阶段,由学生在讲台对事先准备的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同时提出问题供其他小组的同学讨论和回答。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课件中的主要观点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讨论氛围。

  3.课后检验。课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验教学成果,如将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的重新思考与文字回答作为课后作业或期末考试的论述题;对西安宜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课堂所学进行实地印证,然后选择合适的题目写成小论文,或将案例教学的心得体会写成随笔,作为课后作业或期末大作业;或者通过课堂所学依据新的营销理论选择新的案例,做成课件或小论文,作为实践成绩或期末大作业。

  案例教学法是《市场营销》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依据课程内容、教学阶段和学生特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生动化的案例教学。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生活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可能记住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内容、策略和方法等,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而案例教学把案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讨论,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了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同时案例本身是有一定情节的典型事例,有较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为主动进取创设了条件。教师也改变了传统授课中 “自我说教式”的讲解和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增强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课堂的主动给学生。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因而案例分析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帮助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激发思维,努力创设思考的空间,激发想象,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应重视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分析的具体思路正确与否,而非答案的唯一。这样学生将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锻炼,从而学会求知、做事、思维、创新。

  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一般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各有分工,而案例分析成果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因而要求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营销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学生工作后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很难实现。案例教学作为一项群体活动,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营销活动中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营销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因而教学目标可分解,认知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综合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上培养学生的营销意识及创新意识。

  上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案例选择要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适应。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选取适当案例后,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讨论话题的充分准备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出现课堂秩序的混乱。设计任务时,要由易到难,不求过于复杂;任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任务设计要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理论相一致,不可牵强附会,往往一个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多个理论,教师需对此进行把握。

  通常情况下,案例分析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集中群体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样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这样可节省时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知识经验等进行合理分组,既要防止“一人操办”,还要防止“搭便车”。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5人左右为宜,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与组织。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对好的思路与独到见解加以肯定,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进行再次分析和讲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合作讨论的过程。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缺乏真实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

  [1]姜贵红.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8(3).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市场营销学理论的经验性与运用的实践性市场营销学是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经营实践发展而来的.其概念、规律和方法都带有很强的经验色彩。

  并且。在市场营销学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也主要依赖于市场主体的成熟经验积累。

  但是.市场营销学理论在企业实践中.又具有明显的权变性特征。一方面,理论的总结和发展总是落后于现实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另一方面。经验理论运用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中.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和原理,这些都给市场营销学理论的运用带来了巨大挑战.市场营销学理论的科学性与运用的艺术性市场营销学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针对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实践提出了科学性的管理流程。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数学和统计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创新.提出了带有普遍性的实践原则、模式和方法。

  然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市场中,企业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的、难以影响和控制的环境因素。企业市场营销人员需要采用越来越柔性化的应对措施,善于学习和创造性、艺术性地解决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上述而言。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不仅要源于企业实践,也要用于企业实践.不仅耍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要锻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营销能力。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长久以来.历经多次教学改革,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相当的问题和不足。

  以传统理论讲授为主。无法满足教学和培养要求虽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在不少高校的授课中都已经设计有相关章节的校内实验课程,但是在理论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为主。主要表现在:

  一是所用教材的内容体系相对比较传统.以陈述为主。关于技能训练、分析管理能力提高的实践环节还比较少:二是理论内容传授上,虽然大多采用以PPrr课件为主的形式.但是一般仍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按章索骥,填鸭式教育痕迹严重:三是学生学习参与度较低,主动性较差.对知识的把握流于单个理论或者知识点,难以形成整体思维和理论结构.无法建立起系统的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的逻辑思维.实践分析能力欠缺.案例教学仅为教学辅助工具.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难以融合在市场营销学课程讲授过程中。一定数量的授课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即是以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实例来对基础理论辅以说明和解释。同时,在案例的选择上也相对比较随意,大多从经营类报纸、杂志或网络上寻找有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实践的描述性内容.在不加修改和整理或稍加修改和整理的情况下用于课堂案例分析。并且.大部分授课教师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案例教学培训.对课堂的组织和学生的引导都缺乏必要的技巧。这样,将案例教学理解为案例说明、不严谨地使用案例以及案例教学纸上谈兵.这些都很难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利用率不高.教师和学生之问互动性欠缺为了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教一学互动.很多高校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部分学校还设计和开设了网上的辅助教学课程. 以期通过PPT、FIASH和视频等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授内容.通过互联网24小时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与专业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P 等形式的课件难以帮助学生在每堂课上形成直观的理论联系。更多表现为对单页课件内容的简单记忆:同时.网络辅助课程设计上也与一般课堂授课基本无异.形式设计落后.内容更新缓慢,教师与学生的网络联系基本流于形式.难以起到预期的辅助学习、课后思考和训练以及师生互动的作用。

  以一套讲授方式和一本教案教授不同专业学生.学生满意度不高当前.为了适应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除了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市场营销学为专业必修课外,大量的其它专业也在课程设计中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但是.不少专业教师没有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情况而施教.以一个教学大纲、一本教案和一套讲授方式面对差异化的学生,导致管理类专业学生感觉理论浅显和重复。而其他专业学生却经常理解不深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满意度不高。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建议与对策.改良教学方法.引入和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市场营销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基本理论的掌握,虽然对于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基本理论的记忆.但是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较差.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了解较少。因而,有必要改良当前的传统讲授方式.借鉴和弓l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是多媒体教学。目前在许多高校使用的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为对PPT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相较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借助于电脑和投影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教学形式上更多元化,教学内容上更丰富化。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课件的制作上。应突出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系统架构.运用超级链接等手段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连接.便于授课时加强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了解和记忆;其次,在课件形式上,使用恰当的颜色和模版,内容设计上,注重对理论的综合和概括。以图表设计为主,文字为辅;再次。课件中使用的案例内容应随时更新,以便学生掌握企业最新的市场营销管理实践。

  二是网络辅助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外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网络辅助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是必要的。在网络辅助课程的设计中。要摆脱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以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为基线设计理论结构。按照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重新组织课后学习内容.将理论、辅读资料、思考题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综合学习和自我考核;定期对网络辅助课程进行维护和建设.增加最新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介绍和企业市场营销实践案例等:建立专业教师网上值班制,简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平台.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提高网络辅助教学的利用率。

  三是案例教学。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在教学中倚重案例教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师案例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培训,有条件的话可以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摆脱专业教师案例教学纸上谈兵的尴尬现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授课教师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实地到企业研究考察获取一手资料,或者以教研立项支助等形式支持教师改编现有的可搜集到的企业二手市场营销管理素材.编撰内部使用的案例教材,也可以利用高等院校的数字资源建立本院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库。邀请教师和学生参与案例库的建设。同时,可设专人进行案例库的管理.对教师和学生上传的案例文档、视频等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和归档.甚而可以在案例库的资源平台上建立网上论坛.进行在线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把现实中的课堂延伸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增强教一学与学一教的互动性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其基本理论掌握基础上的发散性思维.这样就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一是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模拟教学的一种,通过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

  在情景式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一知识点,从营销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收集素材.编写成较短小的情景模拟试验指导书.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是专题教学。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若干相互联系的专题.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这些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学习和提高。例如,在消费者行为专题,可以事先布置一个相对简单的消费者市场行为特征的调查作业,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

  相比于枯燥,空洞的理论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更具明朗化和清晰化。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对理论进行讲解,之后通过案例加以说明,实际上依然处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学生易产生疲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案例探讨;一种是讲师对营销理论进行浅要讲解,之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组深入探讨,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要案例教学依据。例如,在讲解网络营销网站建设课程时,在讲解网站功能之后抛却书本,以学校校内网站建设为例,依据网站四要素对网站进行综合评价,并让每位学生出具书面案例分析报告。既能让学生感受案例真实性,又能收集网站改革方案和建议,便于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普遍化、专业化。另一种方案即透过案例分析知识点,之前是通过知识点讲解现实案例;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来讲解分析书本知识点;例如:在讲解“消费者产品消费心理”时,不必按照书本总结的若干网民特征来一一分析,讲述。可根据不同杂志,文献提供的最新数据总结,如CNNIC发表的《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报告》数据状况教师进行当堂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应以知识引导者身份对学生授予问题分析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同一分析结果,应留给学生更多思索空间;此种案例教学方式远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三个重要环节:选材,组织讨论,教师评论。案例的选材是直接决定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应选取生活紧密度大,有讨论价值,能激发学生思索兴趣的网络营销案例。教师可在中国营销传播网站上进行专业案例教学收集。

  建立《汽车营销学》网络学习资源平台。通过该平台便于学生做好预习及课后复习的工作。该平台上包括了汽车营销课程的基本内容:如课程大纲;课程简介;电子教案;辅助教学的PPT;课后习题及答案;以及课外学习的阅读资料;涉及汽车营销的营销人员礼仪及销售服务的视频教程;最新营销动态等内容。课程网络资源服务站的建立及服务方式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此外,该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的资料和教学内容可及时更新,便于广大师生了解到本门课程的最新动态。

  汽车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极强,针对汽车营销学各章的理论知识都会有许多经典的案例。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案例导入式教学”模式,每次课针对所讲内容精选案例,作为每次课的开场,让学生们解读和探讨案例,等授课内容讲解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审视该案例,通过知识点讲解的前后对比,便于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导入式教学的流程,如图1。

  《汽车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如单纯靠任课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到此门课程的价值和乐趣。即使再生动、再经典的汽车营销案例,如缺乏对营销过程、营销环境的理解,学生是无法对案例做出正确的分析,无法做到融会贯通的。针对此种状况,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需建立“汽车营销课程实习基地”,在汽车营销基地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安排学生上岗实习、轮流换岗,以增加广大学生的汽车营销实践经验。

  在汽车营销实习基地由专业汽车营销师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此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营销礼仪及各岗位职责的培训。通过专业汽车营销师的系统讲解可使学生对该汽车营销基地的企业文化、营销理念有所了解,并使学生清楚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汽车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礼仪和理论知识,通过岗前培训有利于学生顺利上岗,避免了盲目上岗带来的失误。

  对于汽车营销的“汽车实体销售”及“汽车服务”两大经营主线而言,为使广大学生能对汽车营销有整体认识和了解,要让广大学生轮流上岗,从汽车销售的售前、售中及售后各个方面了解各岗位的职责,及整个汽车销售过程中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这样通过短期的营销实践训练,学生会将在汽车营销实习基地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中,应用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理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方式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二是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的出勤和作业进行评定和给出成绩,期末成绩则是由期末的卷面成绩给出,最后根据各部分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给出该生此门课的成绩。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强调基础理论的课程而言是比较适用的,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点;但对于像《汽车营销学》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言,但通过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两部分来考核的话,会使学生忽略实践教学这块,很难将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完全不懂如何将根据营销环境来制定和修订营销策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考核方式,此种考核方式的根本思路是围绕着“用—评—考”展开的,其中“用”是对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评”是对学生应用知识的准确性给予评定;“考”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学生以市场现有的各大汽车公司为素材,选定某一汽车企业,通过走访或网上调研的方式,了解该企业的文化背景、现行营销模式、汽车销售渠道、年销售量等情况,而后从汽车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销售策略、促销手段等方面入手分析,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为汽车企业拟定新的营销策略方案,锻炼学生对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精选典型的汽车营销案例,以此为题材,命题给学生,学生需在给定的5分钟的时间,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对案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进行评价和分析,考察学生对汽车营销现象的洞察力、决策力。titansto.com

官方微信 关闭